核心提示:
始于唐代的夾江手工造竹紙,在綿延1300余年的歷史長河中,曾被欽定為皇室和科考用紙,深受書畫大師青睞。2006年,夾江竹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夾江竹紙正逐步走向衰落,如今甚至瀕臨失傳。到底是什么令它難以發(fā)展?夾江竹紙出路何在?記者近日走進樂山市夾江縣,試圖找尋答案。
現狀:現代槽戶越來越少
楊占堯出身于夾江縣馬村鄉(xiāng)金華村傳承最久的造紙世家。楊家造紙已歷經十代,楊占堯為第九代傳人。“這幾年槽戶(手工造紙者)越來越少了,主要是賺不了多少錢!闭劦饺缃袷止ぴ旒垬I(yè)的發(fā)展,楊占堯十分惋惜:“近年來,為提高生產率,槽戶紛紛改為蒸鍋制漿,結果污染了環(huán)境。2004年,為了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夾江縣政府把全縣的造紙蒸鍋搬到界牌鎮(zhèn)青江村,實行集中制漿,統一治污,分戶造紙!睏钫紙蛘f,因為運輸成本的增加,很多槽戶便停產了。
危機:傳統工藝面臨失傳
“再過幾十年,恐怕就沒有人懂得手工造紙這門手藝了!”今年64歲的李賢焱曾經是夾江有名的槽戶,如今,他卻放棄了祖祖輩輩的手藝!艾F在一刀(100張)紙只能賣四五十元,很多時候連成本都不夠!崩钯t焱所在的夾江縣中興鎮(zhèn)也是竹紙產量較大的鎮(zhèn),而如今,鎮(zhèn)上只有不到10戶的槽戶還在堅持生產!笆止ぴ旒埑杀靖、出售難、價格低、花費時間,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這個傳統的東西!崩钯t焱無奈地說。
出路:爭創(chuàng)名牌再創(chuàng)輝煌
夾江竹紙未來的出路在哪里?夾江書畫紙同業(yè)商會會長宋秀蓮表示,今年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已經將發(fā)展夾江“中國書畫紙之鄉(xiāng)”列入協會工作計劃,未來幾年內,將幫助夾江書畫紙爭創(chuàng)中國名牌,或許只有這樣,夾江竹紙才有機會再創(chuàng)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