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對原有體制與機制的創(chuàng)新改革,天津石化海倫紙業(yè)股份合作公司從瀕臨破產中起死回生。改制改革激發(fā)了員工活力,使企業(yè)重見藍天,今天的海倫公司成為天津地區(qū)最大的紙制品廠。
兩年前,海倫公司的前身紡織器材廠,廠房簡陋、設備陳舊、產品單一,很難適應用戶對產品的需求。產品主要面對天津石化內部市場。隨著天津石化8000噸長絲裝置停車,該廠也瀕臨倒閉的邊緣。
1999年,天津石化20萬噸聚酯工程建成投產,9萬噸/年的長絲項目需要大量的紡織器材產品。他們抓住機遇進行整體改造,擴建廠房,購置設備,并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籌措資金。
他們按照現代企業(yè)制度要求建立了新的企業(yè)管理體制,除總經理由董事會聘任外,原廠職工全部下崗。在重新定崗、定員、定編、定崗位工資后,按照公開崗位、公開錄用條件、公開崗位職責、公開工資待遇,職工自愿報名,經過筆試、面試相結合的方法擇優(yōu)上崗。新的用工機制營造起“崗位靠競爭”的良好氛圍。
他們加大浮動工資比例,突出崗位貢獻,使原先千方百計“跳槽”的技術人員安心本職工作。公司產品的品種和技術等級有了顯著提高。紙管產品品種由過去的三四個增加到13個;產品技術含量也明顯提高。產品除滿足天津石化內部市場需要,還銷往北京,河北等地市場。今年1~9月份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60萬元,與1999年、2000年同期相比分別提高了282.64%和185.45%;凈利潤143萬元,分別提高了464.5%和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