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遇上四川泰港,長江控股就徹頭徹尾地交上了噩運。主業(yè)下滑,擔保重重,放眼四望,滿目瘡痍。公司稱呼也由長江控股淪為ST長控。都說“噩夢醒來是早晨”,然而對于ST長控,重振主業(yè),二次重組,可供選擇的這兩條路都是荊棘叢生,舉步艱難。
正當采用溢價將手中的低質資產賣給上市公司實現(xiàn)套現(xiàn)這種赤裸裸的掏空方式受到諸如在會計處理上遏制的時候,誰能想到四川泰港在掏空ST長控時竟然打出了組合拳。
贈與資產,債權置換,貌似讓利,實則掏空,讓人防不勝防;將上市公司作為向銀行借貸的擔保機器,占用上市公司錢財,視上市公司為“提款機”,更是加大了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主業(yè)下滑,信譽淪喪,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足,ST長控長臥不起。即使是有意買殼者,看到殼內如此骯臟,也會望而卻步。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對重組進行全程監(jiān)控,現(xiàn)在看來,真是需要長抓不懈的事,放松不得。
今年7月12日,ST長控(600137)發(fā)布公告稱,股票即日起被“ST”處理,這是ST長控在2000年被“ST”處理后再次戴上“ST”的帽子。
今年6月3日,ST長控發(fā)布預虧公告,其繼2001年度業(yè)績大幅下滑并巨額虧損后,2002年中期將繼續(xù)出現(xiàn)虧損。
ST長控自今年4月15日停止生產以來已經3個多月了,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除了一小部分設備因租賃而局部恢復生產外,其他大部分設備仍處于停產狀態(tài)。因與四川泰港重組而遭到重創(chuàng)的ST長控,盡管明確表示要引入新的重組方,對公司進行二次重組,但其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以及公司目前的現(xiàn)狀給新的重組工作增添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重組即交噩運
應該說,ST長控之所以淪落到如此地步,與四川泰港的失敗重組有著直接關聯(lián)。
2000年10月9日,ST長控的控股股東四川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泰港和西藏天科簽定了《股權轉讓草簽協(xié)議》,以每股0.44元的價格將27.11%股權轉讓給四川泰港,將25%的股權轉讓給西藏天科,并于2001年1月18日將這52.11%的股權分別實施了托管。2000年11月26日,ST長控發(fā)布公告,以現(xiàn)金2000萬元收購四川泰港關聯(lián)企業(yè)廣漢旅游所持新香格里拉旅游公司90%的股權,四川泰港將持有的四川青神中巖風景區(qū)旅游開發(fā)公司95%的股權作價1.89億贈與ST長控。2001年5月26日,ST長控用1.626億元債權和不良資產與四川泰港持有的甘孜州大香格里拉旅游公司54.67%的股權進行置換,同時以現(xiàn)金出資3000萬元收購大香格里拉旅游公司10%的股權。
通過這種置換式和贈與式的重組,從表面上看是優(yōu)化了ST長控產業(yè)結構,但是,這一切卻僅僅體現(xiàn)在帳面上,實際上對ST長控的長遠發(fā)展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根據資料,青神旅游和新香格里拉公司均于資產重組公告前幾天才成立的,并且此時這兩個公司也均未開展經營活動,而大香格里拉公司僅于資產重組公告前三個月成立,經營也尚處于起步階段。這樣的公司盈利能力不確定,而且毫無競爭優(yōu)勢,ST長控2001年年報顯示,上述三個公司無一盈利,全部虧損,虧損額合計達550萬,占ST長控全年虧損總額的比例在20%以上。
其次,從青神旅游、新香格里拉和大香格里拉三個公司的資產情況顯示,無形資產占有的比例均在90%以上,并且主要是土地使用權,其中絕大部分土地受地理條件限制,交通等基礎設施不配套、也不完善,還必須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后續(xù)開發(fā)。然而這三個公司的流動資金所占比例卻不足5%,要進行后續(xù)開發(fā)顯然是遠遠不夠的,ST長控要產生實際效益,還需繼續(xù)投入大量資金,而此時的長江控股經營困難,資金面捉襟見肘,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大量投資,要實現(xiàn)盈利是幾乎不可能的。2002年4月1日,新香格里拉和大香格里拉就因無資金進行后續(xù)開發(fā)而歇業(yè)9個月。收購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狀況,反而使公司30%左右的資產無法參與到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之中,長期處于無效狀態(tài),這嚴重阻礙了ST長控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ST長控置換出去的是債權、實物資產和現(xiàn)金等實實在在的資產,而置換進入的卻幾乎全是無形資產。2001年報顯示,無形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高達78%,這嚴重惡化了公司的資產結構,不僅增大了公司整體財務風險,而且極大地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經營。
重組不僅未能增強長江控股的盈利能力,反而使得公司主業(yè)經營持續(xù)下滑,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2001年ST長控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比下滑62.61%,各類紙張產量同比下降50.43%,不但凈利潤出現(xiàn)1900萬虧損,而且營業(yè)利潤虧損額從上年的負3200萬升至負5400萬,除了母公司虧損外,公司主要的6個控股和參股子公司亦全部虧損;而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更是超過了1500萬,今年4月15日,公司被迫停產。
但是,主業(yè)下滑對于ST長控而言僅僅是噩夢的開始,更大的災難則是重組方利用公司所進行的巨額擔保。實際上,泰港的操作手法非常有迷惑性,甚至是精心策劃的。第一步,通過非實質性的重組,把對ST長控無效用的資產置換進去,從帳面上增加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和凈資產,編制一份漂亮的財務報表,把ST長控樹立成有實力公司的虛假形象;第二步,通過對ST長控的潛在控制,利用ST長控為四川泰港及其關聯(lián)企業(yè)的大量借款提供擔保、抵押,或者直接占用長江控股的巨額資金,從而直接或間接把上市公司變成泰港的“提款機”。
在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的一年間,ST長控為泰港及關聯(lián)企業(yè)進行了至少21筆擔保,累計金額2個億左右,占ST長控凈資產的比例超過100%,使得公司背負了數(shù)額巨大的或有負債,而且這些擔保事宜都未經過公司董事會進行相應的信息披露,一直隱瞞到今年才陸續(xù)公告,但泰港在獲得了巨額擔保借款后,卻僅僅向ST長控實際投入了1600萬元。同時泰港還拖欠和占用ST長控6000萬左右的資金,并且至今都未按照年初的還款承諾歸還欠款,進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資金負擔。因此,公司財務風險大幅提高,因償債能力不足而遭到債權人清盤的威脅時刻籠罩著公司。
條條路皆艱難
事實證明,ST長控要繼續(xù)依靠四川泰港是不可能的。其實早在2001年底,ST長控就已經意識到泰港的行為對公司的危害了。在2001年12月26日的股東大會上,公司通過了停止增持泰港持有的大香格里拉公司13.65%股權的議案,ST長控對泰港重組行為的抵制初露端倪。在隨后的2001年度報告以及其他公開信息中,ST長控也多次表示希望解除大股東與泰港等重組方的托管關系,2002年7月12日,四川省財政廳終于同意解除。而此時的ST長控已是滿目瘡痍。失去了重組方的ST長控未來又何去何從?
在ST長控2001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陳瑜表示,未來公司的思路是,一方面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實現(xiàn)主營業(yè)務好轉,另一方面是引入新的重組方進行二次重組。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條路都困難重重。
主營業(yè)務短期內難以扭轉頹勢。目前擺在公司面前的困難在于幾個方面:其一、1999年以來的三年里,公司營業(yè)利潤均處于持續(xù)虧損狀態(tài),產品產銷量逐年下滑,營業(yè)利潤年虧損額高達數(shù)千萬元以上,其原因主要是整個行業(yè)供大于求,以及政策因素導致的成本大幅增加,這種行業(yè)不利因素今后對公司的影響仍然長期存在,同時公司本身也缺乏核心競爭優(yōu)勢,因此,主營業(yè)務要在中短期內培育核心競爭力,克服行業(yè)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從而扭轉虧損局面是極其困難的。其二,ST長控至今已經連續(xù)停產三個多月,主要的六個控股及參股子公司盈利情況也不佳,多數(shù)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況,并且從今年4月份起,其中的兩個子公司歇業(yè)了,被寄予厚望的目前僅有竹漿柏項目能夠為公司帶來收益。但是,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虧損高達1500萬,虧損額同比呈加速增長趨勢,而公司投入竹漿柏項目的金額僅為700萬,即使竹漿柏項目效益再好,“小馬難拉大車”,難以阻止整個公司的虧損和下滑勢頭。其三,公司的流動資產中應收款和存貨占了絕對比重,一季度報告顯示,應收款和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例達75%,而貨幣資金嚴重不足,同時公司銀行帳戶也多被凍結,尋求外部融資的渠道幾乎關閉,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要想把已經停止的生產重新啟動,并且進而技術改造是幾乎不可能的。其四,公司部分主要的經營性資產紙機、廠房及配套設備已經被訴訟保全,公司沒有相應的處置權,這可能會影響到公司調度經營性資產的效率和生產的穩(wěn)定性,對生產是不利的。其五,一季度報告顯示,ST長控的流動資產僅1.3億,而流動負債卻高達4.2億,公司短期償債風險極大,這勢必嚴重影響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
二次重組也面臨諸多障礙。應該說,尋求有實力的新重組方,通過外部力量使公司擺脫困境無疑是最可行的方法,據了解,目前公司也正在積極進行引進新重組方的工作。但是,這項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有幾個障礙需要解決。
首先,ST長控為四川泰港提供的巨額擔保如何處理。ST長控共為泰港及關聯(lián)企業(yè)提供了2億元左右的擔保,而目前其中被訴金額余額就達1個億左右,根據擔保的相關規(guī)定,ST長控是有可能因承擔連帶責任而背上這些巨額債務的,如此巨額的或有負債不但會導致極高的重組成本,而且會加大重組失敗的風險,這顯然是新重組方所不能接受的。對此,ST長控也表示這是目前重組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在。
其次,ST長控第一大股東持有的公司1300萬股國家股目前已經被凍結,引入新重組方所進行的有關股權轉讓等一系列工作難以開展。但是,由于泰港是無權用這部分國家股進行質押借款的,其違反了《擔保法》等法律規(guī)定,所以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看,股權解除凍結應該不會存在太大問題,但關鍵是解除凍結的時間如果拖延太長可能會延遲重組的進程。第三,包括泰港在內的重組方尚欠ST長控6000多萬元(據2002年6月18日公告),能否順利收回這部分巨額應收款對ST長控的未來重組影響很大。
第四,公司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在7.2億的總資產中,光無形資產就高達4.1億,而負債則超過了4個億,如果一旦公司進入債務清償,那么整個公司的市場變現(xiàn)價值將打多少折扣還很難說,因此公司實際的資產負債率有可能遠遠超過帳面資產負債率,這將大大增加重組的成本和難度。
第五,目前ST長控的未決訴訟金額余額為1.7億,占凈資產總額的116%(據2002年8月1日公告),今后公司還會面臨多少訴訟事項仍是未知數(shù),懸而未決的訴訟和不斷涌現(xiàn)的新訴訟不僅會影響重組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且也使得重組的不確定性和難度增大。
第六,ST長控現(xiàn)有職工3000多人,引入新重組方的同時怎樣妥善解決幾千職工的安置問題也是重組過程所必須考慮的。
據了解,目前ST長控正在進行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采取積極措施解除為泰港所做的巨額擔保;二是加大收回泰港等重組方欠款的力度,公司已于今年4月份正式對泰港提起訴訟,并于6月份對泰港持有的長江造紙儀器公司90%的股權進行保全,通過法律強制收回欠款;三是組織實施“減債、減負和減員”的三減工作,加大竹漿柏新項目的開發(fā)生產力度,盡快扭轉主營;四是調整資產結構,將無效資產進行盤活或變現(xiàn)處理,緩解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的窘況。
但就ST長控的現(xiàn)狀而言,僅靠公司自身是很難擺脫困境的,地方政府的支持對公司未來是極其重要的。記者就此電話采訪了宜賓市經貿委,希望能了解地方政府的意見,但對方以“負責人不在”或“不了解此事”等為由婉絕了采訪。
ST長控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