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個月以來,被傳出有意收購英國《金融時報》的還有彭博社、路透社。
關于英國《金融時報》集團的收購傳聞又起,這次牽扯到了中國內地買家。
據(jù)《南華早報》昨日報道,英國傳媒公司培生集團的顧問團已前往中國內地尋找潛在買家,其推銷的對象為旗下《金融時報》。
目前全球印刷出版物市場正值多事之秋。近3個月以來,伴隨著《金融時報》的女“粉絲”——培生集團現(xiàn)任首席執(zhí)行長斯卡爾迪諾以及《金融時報》首席執(zhí)行長方安蘭辭職的消息,《金融時報》的出售傳聞不斷傳出,其“緋聞”收購對象包括彭博社、路透社等。
《南華早報》稱,吸引培生集團的是內地的大型傳媒集團,后者業(yè)務多元化,涵蓋印刷出版、廣播及新媒體等,盈利狀況良好、資金充裕。報道甚至斷言某傳媒集團接盤可能性最大。
“資本帶有國有性質時,西方會相對敏感,交易的難度很大!弊蛉,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朱春陽稱,如果是國有資本要做相關收購,可嘗試路徑是先注冊或入股投資公司,然后進行動作;不過在收購完成后能夠絕對控股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尋求相對控股,并受到董事會制約。
某資深傳媒人則稱,傳媒集團的上級主管部門未必會讓交易成行。另有分析稱,《金融時報》一旦被內地公司收購,《金融時報》員工或大批離職。
朱春陽稱,在跨國購買傳媒企業(yè)時,民間資本購買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也有先例。據(jù)浙江在線2009年報道,浙江溫州平陽人葉茂西當年買下英國一家叫螺旋槳的衛(wèi)星電視公司(Propeller TV)。更早以前,溫州人王偉勝買下阿聯(lián)酋一家國有電視臺,并于2006年8月1日開播。不過,這些電視臺顯然無法與《金融時報》相提并論。
《南華早報》指出,當初也沒有人相信新聞集團會于2007年成功收購道瓊斯。所有這些情況均顯示全球媒體正經(jīng)歷大規(guī)模重組,許多歷史悠久、聲譽極高的媒體被迫徹底改變業(yè)務模式,否則將于未來面臨結業(yè)的危機!霸谶@種情況下,培生的顧問團會為《金融時報》尋找內地買家也就不足為奇,即使其出發(fā)點僅為吸引市場興趣。”
眼下,分析師對《金融時報》的估價為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