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江寧方山森林公園,刺槐、檀樹、麻櫟、櫸樹等常綠樹種將山林裝扮得郁郁蔥蔥。林場負責人李繼文欣慰地告訴記者:“真沒想到,這片林地的使用權幫助我們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股東,讓職工有了奔頭!”
9月6日,南京方山森林公園管理有限公司在南京江寧工商部門順利完成注冊登記,這是南京市首個以林權作價出資的公司:注冊資本2.8億元中,6867.1萬元為“林權作價出資”。
何謂“林權作價出資”
南京市江寧區(qū)工商局登記科科長張昊解釋,林權作價出資,就是允許投資人將林木使用權作為公司的注冊資本,可以像房產、設備一樣作價,投資、開辦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以前,由于《公司法》列舉的出資方式中,只有貨幣、知識產權、商標權、房屋所有權等,而林權作價評估也比較困難,工商部門一般不會將林權作為出資方式予以登記注冊!
去年底,江寧科學園相關人士到工商部門咨詢,準備投資1500萬元,另由湯山林場以林權出資作價3500萬元,共同成立方山森林公園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方山景區(qū)。
林權出資,南京并無先例。決心探索的江寧工商局相關人員注意到,南京市工商局在當年5月出臺了一份“服務開發(fā)園區(qū)經濟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7條明確“經法定機構評估,全體公司股東一致同意并書面約定,園區(qū)內投資者可用知識產權、科技成果、債權、土地使用權、林權等非貨幣財產出資設立企業(yè)”。與此同時,江寧區(qū)政府也專門召集國資、林業(yè)、工商等部門召開協調會,最終“林權作價出資”得以通過。
6867.1萬元是如何測算的
“一開始,我們只期望將林權作價3500萬元。”方山森林公園相關負責人王濤表示。最終,林權作價出資6867.1萬元,這一數字如何測算而來?
記者了解到,由于南京的相關事務所在林權作價方面缺乏成熟的評估方式,相關部門專門到國家林業(yè)部進行咨詢,最終請來林業(yè)部認可的“北京中林評估有限公司”現場評估。
翻開一本藍皮面的評估書,記者發(fā)現,此次作價的林權是“湯山林場權屬所有的491.29畝茶葉經濟林資產及8070.5畝林地自評后基準日起未來50年使用權資產”,而這個基準日定為“2012年3月28日”。
其中,對經濟林資產采用“收益凈現值法”測算,也就是將茶葉資產在未來經營期內各年的凈收益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為現值,然后累計求和得出茶葉資產評估價值。在一套復雜的計算工式中,包含了收入和成本,也包括經營期、拆現率以及林分年齡等要素。而林地使用權及資產采用“現行市價法”測算,即以具有相同或類似條件林地的現行市價作為比較基礎估算林地評估值。
“林權變股權”意義何在
作為首家登記成功的林權出資企業(yè)相關負責人,王濤表示,“如今我們有2.8億的注冊資金,無論是到銀行辦貸款,還是與客戶談合作,都更有底氣了!
公司法研究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國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公司法》在出資方式上留下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睆埥淌诒硎,一種非貨幣財產能否成為出資方式,國際通用的標準是得符合幾大要件:是不是為其所有,有沒有可計算的價格,是否可以轉移給公司,是否為公司所需要……據此判斷,南京首例林權出資有限公司成功注冊登記符合法理要求。
“林權作價出資,標志著林業(yè)資源與林業(yè)資本的成功轉化,使林地原本單一的社會效益轉變?yōu)椴粩喟l(fā)展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拓寬了投資者的出資方式,降低了創(chuàng)業(yè)門檻。”張教授同時提醒,林權的價格測定非常關鍵,“如果價格測定存在泡沫,那么公司在對外承擔有限責任方面可能留下風險。”而這也是其它多種創(chuàng)新出資方式需防范的共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