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擁有新聞紙及膠版紙生產能力15.13萬噸及年制漿能力12.1萬噸(原料為荻葦、松林、楊木)。
于04年4月IPO后,投向為12萬噸膠版紙產能,并于洞庭湖地區(qū)建設4萬公頃(60畝)原料林基地(一期)。
07年增發(fā),投向為40萬噸含機械漿印刷紙產能,并收購集團氣質茂源公司股權(茂源公司擁有林地101萬畝)。
07年9月用自有資金收購泰格林紙集團所持永州湘江紙業(yè)(15萬噸包裝紙,現(xiàn)20萬噸)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和一條1760MM造紙生產線(10萬噸)。
08年4月,公司提出配股方案,計劃收購泰格林紙集團持有的駿泰公司100%股權,該公司至調研時仍在實施年產40萬噸漂白硫酸鹽木漿及14萬公頃原料林基地配套項目(該項目業(yè)內簡稱“懷化項目”,原計劃投入資金量為43.5億元)。后因各種原因,該配股方案至今仍未能實施。
關于07年增發(fā)收購的40萬噸項目,了解到項目已優(yōu)化為40萬噸以廢紙為原料的含機械漿印刷紙,新增配套廢紙脫墨漿生產線,且增加了4億元環(huán)保投資。優(yōu)化后項目計劃分別于09年8月18日和09年10月18日各投產20萬噸。
(1)09年8月18日投產線為純廢紙生產線,產品目標市場為歐洲,因為歐洲鼓勵再生造紙,對達到相應環(huán)保和質量標準的有價格及使用量的傾斜,如果售價至5500元/噸(目前為5100元/噸),預計噸紙毛利將可至1000元。
(2)09年10月18日投產的印刷線為廢紙、闊葉漿混合線,主要針對國內復印市場,預計噸紙毛利在700-800元。
關于懷化項目,仍未有明朗信息。根據一些公開信息判斷,可能項目林地規(guī)模有“瘦身”,40萬噸漿(其中60%為針葉漿)所需木片來源分為當?shù)亓、湘西南、貴州、廣西、緬甸等地。項目配套林則縮減為80萬畝左右。
關于媒體關注的泰格林紙集團層面的重組問題,由于在進行中,公司及集團人員不便透露,結合媒體等公開信息,我們判斷,央企對接可能是政府的一個重組思路,重組后,泰格林紙集團將是新入主公司的林紙運作平臺。
此次調研也了解了一些懷化項目在部分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1)熱電廠將黑液、污水處理后的殘泥、木片制作產生的樹片及其它廢物燃燒,能100%滿足自需且有一定富余,自備電廠上網外售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生產過程中采用二氧化氯而非次氧酸鹽,可以解決二噁英等環(huán)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