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版業(yè)向來實行在一定期間內(nèi)自由退貨的委托銷售制,最近日本小學館、講談社、筑摩書房等10家大型及中堅出版社聯(lián)手推出全新的“責任銷售”模式,此舉將出版社與書店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有利于改善多年來高達40%的退貨率,被《朝日新聞》稱為日本出版業(yè)的“流通革命”。
居高不下的退貨率,其背景源自日本出版業(yè)長期以來采用的“委托銷售”模式,賣不掉的圖書退貨時,書店可以從出版社那里取回與進貨價等額的退款。出版社為了規(guī)避退貨損失,只能不斷增加新書品種,導致圖書生命周期縮短、書店淪為“新書走馬燈”而無利可圖的惡性循環(huán)。
為了擺脫這一僵局,小學館開始“兩條腿走路”,將去年11月上柜的《新版家庭醫(yī)學大詞典》分為七八折的委托銷售和六五折的責任銷售兩種模式,書店可任選其一。盡管選擇責任銷售制,書店退貨時只能得到相當于定價30%的退款,但仍有來自日本全國的7500家書店采用這一模式訂貨5.6萬冊,至今已售出七成。而采用委托銷售制的訂貨量僅為1.4萬冊,實際只賣掉了一半。受此激勵,小學館決定于7月再度采用責任銷售制,推出《比較圖鑒》等3種圖書。
此外,講談社、筑摩書房、河出書房新社、青弓社、中央公論新社、二玄社、早川書房、平凡社、POT出版等9家中堅出版社,也看準了日本書業(yè)流通的風向標,紛紛加入了試水責任銷售的行列。
采用責任銷售制后,為了避免退貨,書店在征得出版社同意后,可以進行降價銷售。一旦退貨成本減少,書的價格水平就有可能下降,讀者將能得到真正的實惠。另一方面,也存在書店備貨過于集中,反而為庫存所累的可能性。
據(jù)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統(tǒng)計,日本的圖書銷售總額自1996年達到1兆931億日元的頂點后即拐頭向下,2008年滑落至8878億日元,退貨率則從上世紀90年代前期的30%一路升至近年來的40%。經(jīng)營出版社庫存管理的日本昭和圖書株式會社社長大竹靖夫稱,2008年包括漫畫在內(nèi)的圖書退貨共計約8.7億冊,其中四分之一被裁成廢紙(日語稱為“斷裁處分”),由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高達1760億日元。
有日本“出版業(yè)評論第一人”之稱的作家永江朗曾經(jīng)說過:今后的出版業(yè),也許要有勇氣徹底摒棄原先的商業(yè)模式!柏熑武N售制可謂是圖書世界的流通革命,眼下這一變化確實已經(jīng)在日漸擴大!贝笾窬阜驑酚^地預計,“如果今后5年有兩成的書籍采用責任銷售,那么此后這種模式或許會一下子擴展到整個出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