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紙股份有限公司在年產18萬噸膠印新聞紙技改項目中,投資2億元人民幣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包括Ahistrom公司的鼓式碎漿系統(tǒng)和Andritg公司日產能力為500噸的廢紙脫墨漿漂白系統(tǒng)生產線。
該生產線流程特色有預浮選槽和后浮選槽的二級浮選,每段浮選分二級。目的是使?jié){的白度達到60%ISO。防止?jié){料中的油墨等雜質對紙機抄造造成不良影響。還選用一臺螺旋壓榨機、盤式熱分散機,漿的濃度25%進行過氧化氫漂白,漂白塔設在預浮選槽和后浮選槽之間。預浮選槽之前配有三段粗篩,篩孔直徑0.14mm,預浮選槽之后有六道除砂器、三道細篩、篩縫0.15mm。污泥脫水配有重力脫水網(wǎng)案和螺旋擠壓機,最終污泥干度55-60%。
該廢紙脫墨生產線可能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裝備技術最先進的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1,200萬美元。經(jīng)過仔細調節(jié),目前以每天處理400噸工效運行。該脫墨廢紙漿(DIP)生產線由安德烈茲(Andritz)供應,制漿系統(tǒng)由奧斯龍公司(Ahlstrom)提供。
該生產線已于2001年6月30日投入試運行,7月21日開始試生產。項目投產后,不僅將使南紙新聞紙每噸成本降低200元,而且每年還可以為國家節(jié)省木材65萬立方米。
南平紙業(yè)同時也在探索提升其PM3和PM4紙機產能,將使二臺紙機合并生產能力由8萬噸提高至10萬噸。經(jīng)過重建,將使該廠三臺新聞紙機的年生產能力提高至28萬噸,以便與從梅特索紙業(yè)(Metso)引進的于1999年12月開始生產的現(xiàn)代化的光學概念造紙機的生產取得平衡。
生產能力的提升將使南平紙業(yè)產能超過廣州紙業(yè)從而成為中國第一位新聞紙生產商,按廣州紙業(yè)新聞紙年產能力為27萬噸。但南平紙業(yè)處于頂點地位將不會太久,因為國內一些新聞紙競爭對手如上海泛亞潛力紙業(yè)、齊齊哈爾紙業(yè)、吉林紙業(yè)都在計劃擴大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