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工營造速生豐產(chǎn)林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由于不少種植者沒有注意科學經(jīng)營,導致速生林不速生,生長緩慢,沒有取得理想的經(jīng)濟效益。就人工營造速生豐產(chǎn)林需要注意的技術問題,向省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有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進行了咨詢。他們提醒,要提高造林質(zhì)量,實施高投入高產(chǎn)出的經(jīng)營策略,防止土壤板結及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杜絕浪費,加強林地管護,讓林木脫枝、落葉和采伐的剩余物留置林地,增加土壤的有機質(zhì),保護林地生態(tài)。
不同土地不同樹種
目前,適應海南種植的漿紙林樹種主要有馬占相思、桉樹、木麻黃等。不同樹種(品系)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同,尤其是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同。因此,造林需要遵循“適地適樹適品系”的原則,根據(jù)造林地狀況選擇適當?shù)脑炝謽浞N或品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海南的林地土壤按肥瘦可分為四類:一類地是玄武巖發(fā)育的紅粘土;二類地是花崗巖為主的山區(qū)土壤;三類地是淺海沉積物土壤、砂頁巖土壤、輕度水土流失的花崗巖土壤,主要分布在平原、臺地、低丘陵地區(qū);四類地是積水地、石頭地、重度水土流失造成的薄土層花崗巖或砂頁巖沙土、石礫土、淺海沉積物沙土等地類。
海南中部地區(qū)的山地、丘陵等地帶,應選擇馬占相思為主要樹種,馬占相思樹一般選種子實生苗為主;沙地或沿海沙地應選擇木麻黃為主要造林樹種,木麻黃一般是采用經(jīng)過選優(yōu)的水培苗為主;其它平原地區(qū)可選擇桉樹為主要造林樹種,桉樹盡量選擇速生、抗風、抗病力強的品種,如U6、184-1等。
桉樹是制漿造紙的主要用材林,它速生快長,輪伐期短,短期內(nèi)獲得經(jīng)濟效益。它在逆境中具有很強的拓植能力,在土壤極貧脊,雨量極少地方,都能頑強地生長起來。
購買苗木必須六查
良種壯苗是造好豐產(chǎn)林的基礎和保證。目前,海南和廣東、廣西的苗圃不少,但苗木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為保證苗木質(zhì)量,農(nóng)戶購苗時一定要慎重,可先到當?shù)亓謽I(yè)部門咨詢,到有苗木經(jīng)營許可證的苗圃購買,最好到專業(yè)育苗基地買苗。
購買苗木時要做好“六查”:查問樹種品系及來源地;查問是種子苗還是無性系苗(扦插苗),不是專業(yè)人員一般不宜購買種子苗;查問采穗母株是不是組培苗。如果不是組培苗,而是用扦插苗代替,則不宜購買;查問采穗圃采穗母株的年齡。一般采穗母株要求2年左右更新一次,如果采穗母株太老(超過3年未更新),則不宜購買。采穗母株的老幼程度,可查看采穗母株的樹頭,一般情況下樹頭較小、較嫩的,則穗母株較嫩,育出來的苗木質(zhì)量較好。樹頭較大,則采穗母株較老,育出來的苗木較差,造林效果也差,這種苗木即使便宜也不能要;查看育苗容器,以塑料管或薄膜袋為宜,千萬不要用裸根苗;查看出圃的苗木是否頂芽完好、根系發(fā)達、健康粗壯、苗高20至25厘米。選好頂芽完好、根系發(fā)達、健康粗壯、高度適中的苗木,造林效果好。過期(苗齡6個月以上)或超高穿根的徒青苗用于造林,生長慢或成活率低。苗太小,根系未發(fā)達,造林成活率也低。
丘陵整地不要全墾
為防止水土流失與破壞生態(tài),山地或丘陵整地方式一般不采取機耕或全墾整地,應選擇帶狀整地或穴狀整地為宜,帶狀整地以平行等高線的方向開設環(huán)山帶,一般情況下,砍山帶寬度為0.8—1米,然后再按照各樹種的種植規(guī)格挖穴。
整地前,先清理林地上的雜灌叢、樹頭或采伐剩余物,為隨后進行的整地、造林和撫育管理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山地應當避免火燒清理(煉山)。對于坡度較大、不適宜機耕的林地采用人工穴墾地,要根據(jù)設計好的種植密度確定種植穴(點),沿等高線開種植穴。挖穴時應將含腐殖質(zhì)的表土集中放在一邊,以便種植時將富有養(yǎng)分的表土填回穴底。穴狀整地一般是按照樹種株行距的要求開大穴整地,植穴一般規(guī)格是60cm×60cm×40cm。
平原地區(qū)可選擇全墾或機耕的整地方式。用機械把造林地深犁一次,機耕深度40厘米以上。但在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全墾整地,因易造成水土流失。
種植密度不能過大
種植密度因樹種(品系)、地類不同而異。有些人認為“越密越豐產(chǎn),多種多得”,這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造林太密,如一畝種300-400株,幼林幾個月就郁閉了,由于通風、納光不良,林木容易發(fā)病,同時由于過密,嚴重影響林木正常生長,往往成林不成材,單株材積少,產(chǎn)量低。
馬占相思的種植規(guī)格是:株行距為2米×2米或2米×3米,植穴規(guī)格為30cm×30cm×40cm;木麻黃的種植規(guī)格是:株行距為2米×2米或2米×2.5米或2.5米×2.5米,植穴規(guī)格為30cm×30cm×40cm;桉樹的種植規(guī)格是:株行距為4米×1.3米或4米×1.5米,植穴規(guī)格為30cm×30cm×40cm。
關于上述密度,只是一個參考,具體可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營條件,如苗木肥料成本、要不要間伐、是培育大徑材還是小徑材而定。密度大,則成本高。培育小徑材可密些,大徑材則要稀些。桉樹一畝地一般不要超過110株。
肥料施放莫觸根系
植樹造林一般選擇雨季種植,最好是連續(xù)陰雨天造林為宜。海南西部、西南部地區(qū),雨季一般在7—10月份,所以種植季節(jié)應選擇在7—10月份,海南東部、南部、北部地區(qū)雨季一般在5—9月份,所以種植季節(jié)應選擇在5—9月份。
種植前2周,應往穴中放好基肥。施基肥是確保林木速生豐產(chǎn)的重要措施。不施肥,樹長不好,也達不到豐產(chǎn)的效果。根據(jù)海南的土壤狀況,基肥應以磷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效果才顯著。注意施基肥時,肥料不能與苗木的根系直接接觸,以防燒傷幼苗?砂逊柿鲜┓旁谘ǖ,回土10-15厘米為宜。
種植前一天,苗木先淋足水,透袋、透管為宜;袋苗種植時,先用手捏緊營養(yǎng)袋,挖好穴,將苗放入穴中,再從袋的底部向上慢慢撕開袋子,回土后,壓實。苗要栽正。管苗種植時,先用棍子輕輕敲打管子四周,往上輕輕拉出苗后,再往穴中種植,種植時,苗要栽正,回土后要壓實。如果沒有雨,有條件者,應澆水定根。
造林頭2年,一般每年追肥1-2次。有條件的第三年再追肥一次。追肥以復合肥為主,追肥前先將幼樹四周除草干凈,再在樹基部的兩邊開弧形溝放肥。施肥量視樹大小而定,一般是100克/株—150克/株。(鄧建華)